在一個隨時被迭代的時代,營銷人路在何方?
很顯然,光掌握優勢不行,還需把握趨勢。
不久前,筆者在應邀為重慶某企業講授《產品經理職場規劃與修煉》時指出,營銷人要注意當今職場的7大危險信號:
1、對自己定位不清晰;
2、執行力不佳;
3、不能或不敢正視失敗;
4、缺乏團隊精神;
5、由懼怕變化到抵觸變化;
6、頻繁跳槽;
7、跟不上企業發展的節奏,職業發展缺乏彈性
面臨這種嚴峻的形勢,營銷人要做好應對的心理準備,同時要在以下幾方面不斷完善自己。
一、充實良好心態,提高綜合素質
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對自己的追求、期望與定位非常明確。
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智能連接……這些顛覆性技術組合在一起,孕育著一個強大的經濟版圖。那些不曾經歷互聯網洗禮,沒有跨越過互聯網這道鴻溝的傳統企業,屆時將被甩得更遠,很顯然這對營銷人提出了新的挑戰。
怎么辦?
必須對自己的職業生涯具有良好的規劃。然后根據這個規劃,去調整、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比如準備必須的營銷知識、互聯網知識、銷售的專業知識以及活躍于社會生活中的人際關系、社會角色等社會技能。
二、樹立良好心態,加強多重能力
態度決定高度,這句話就常常出現在我們的耳邊。
態度是一個人對待事物的一種驅動力,不同的態度將決定產生不同的驅動作用。好的態度產生好的驅動力,對待任何事物不是單純的一種態度,而是各種不同心態的綜合。
積極的心態。
積極的心態就是把好的,正確的方面擴張開來,同時第一時間投入進去。
一個國家,一個企業肯定都有很多好的方面,也有很多不夠好的地方,就需要用積極的心態去對待。比如讓人深惡痛絕的不公平不公正現象還大量存在,應該看見國家已經大力的整頓了;企業有很多不盡合理的管理,應該看到企業管理風格的改變。也許你遇到了很多困難,應該看到克服這些困難后的一片藍天。
積極的人象太陽,走到那里那里亮;消極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某種陰暗的現象、某種困難出現在你的面前時,如果你去關注這種陰暗,這種困難,那你就會因此而消沉,但如果你更加關注著這種陰暗的改變,這種困難的排除,你會感覺到自己的心中充滿陽光,充滿力量。
積極的心態不但使自己充滿奮斗的陽光,也會給你身邊的人帶來陽光。
主動的心態。
主動就是“沒有人告訴你而你正做著恰當的事情”。
在競爭異常激烈的時代,被動就會挨打,主動就可以占據優勢地位。
自己的事業、人生不是上天安排的,是要主動的去爭取的。
在企業里,有很多的事情也許沒有人安排你去作,有些職位是空缺的;如果你去主動的行動起來,不但鍛煉了自己,同時也為自己爭取這樣的職位積蓄了力量,但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別人來告訴你時,你已經很落后了,這樣的職位也就擠滿了那些主動行動的人。
主動是給自己增加機會,增加鍛煉自己的機會,增加實現自己價值的機會。
社會、企業只能給你提供工具,而舞臺需要自己搭建,演出需要自己排練,能演出什么精彩的節目,有什么樣的收視率決定權在你自己。
空杯的心態。
當前,營銷的現實狀況是:市場由一系列競爭者或強或弱所把持的消費者構成。
因此,營銷活動的實質是一方面要緊緊把握住你的顧客,同時還要努力把顧客從你的競爭對手身邊吸引過來。
一個營銷人要擁有良好的未來,不僅要想方設法了解你的顧客,而且還要讓顧客了解你。
隨著社會化媒體的發展,以社交網絡如微博、微信、視頻等新型信息分享,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模式被徹底改變,這些變化加速了市場營銷策略蛻變進程。
營銷人應充分意識到互聯網時代下營銷就是要更多地關注人,關注顧客的溝通方式、興趣、個性、生活方式及其變化趨勢,順勢而為之。
俗話說“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缺點,有相對較弱的地方。
在某個行業里也許你已經滿腹經綸,也許你已經具備了豐富的技能,但是對于新的行業、新的企業、新的經銷商、新的客戶,你仍然是你,沒有任何的特別。那就需要你用空杯的心態重新去整理自己的智慧,去吸收現在的、別人的、正確的、優秀的經驗和技能。企業有自己的文化,有自己發展的思路,有自身管理的方法;只要是正確的、合理的,就必須去領悟、去感受;把自己融入到企業之中,融入到團隊之中,不然的話你永遠是企業的局外人。
行動的心態。
行動是最有說服力的,千百句美麗的雄辯勝不過真實的行動。
營銷人需要用行動去證明自己的存在,證明自己的價值;需要用行動去真正的關懷我們的客戶;需要用行動去完成我們的目標。
如果一切計劃、一切目標、一切愿景都是停留在紙上,不去付諸行動,那計劃就不能執行,目標就不能實現,愿景就是肥皂泡。
學習的心態。
當今的市場環境,產品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消費者對產品的了解越來越多,對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多,對某一品牌的產品已經從功能、價格等上升到對服務、個人感受等的要求,顧客需求對營銷的影響越來越明顯。
因此,顧客需求的獲取已經成為商業流程中的重要一環。
獲得一名新用戶的成本是維持一名老客戶的七倍,這就需要營銷人能夠精確進行目標客戶定位,理解客戶的需要和需求,策劃和執行高效的營銷活動,通過最恰當的營銷渠道和溝通策略向客戶傳遞正確的營銷意圖。
而精細化服務的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客戶的滿意度,通過營銷與服務流程的優化,改善客戶體驗,從而提高客戶滿意度,降低客戶流失率。這就需要專賣店能夠真正理解客戶的需要和需求,有效的對產品和服務的設計和提供過程進行分析,不僅能夠識別客戶的忠誠度和生命周期價值,并能通過整合的營銷溝通策略來優化與客戶的關系,讓顧客不僅對自己的產品認可,良好的服務甚至可以讓其對自己身邊的進行推薦,這是完全有可能的,這樣的推薦是比任何廣告的作用都來得好的。
活到老,學到老。競爭在加劇,實力和能力的打拼越加激烈。
誰不學習,誰就不能提高,互聯網時代,許多傳統模式和策略不斷被顛覆被迭代,如果坐井觀天,淘汰是分分秒秒的事。就更妄談創新,那他的武器就會落后。同事、上級、客戶、競爭對手,這些都是是老師。學習不但是一種心態,而且更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
互聯網時代,會學習,不一定成功;不學習,一定不成功。個人學習成為自己的競爭力,企業學習也就成為企業的競爭力。
記得特勞特在《營銷戰》中說:“今天的市場營銷的本質并非為顧客服務,而是在同競爭對手的對壘過程中,以智取勝,以巧取勝,以強取勝”。
智、巧、強從何而來?
它應該來自于學習,來自于日積月累,來自于“厚積薄發”。在日常工作中,營銷人員應該“一日三省吾身”,以使自己更快地成長。
那么,營銷人如何才能更好地檢討自己,從而讓自己不斷地得到提升呢?
有效的途徑是,營銷人必須具備“學”的能力。
學什么呢?
從大的方面談,應該學習國家的方針政策,相關的經濟法規,國家的宏觀、微觀經濟政策,從戰略的高度“武裝”自己。從小的方面講,營銷員應該了解行業環境、市場形勢、未來趨向等等,通過不斷地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向經驗學習,向對手學習,以此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除此之外,營銷人針對自身還應該以空杯歸零的心態系統地學習經營管理學、營銷學、心理學、公關學等等,通過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以此達到從專才、通才到復合型人才的轉變,從而適應日益復雜的市場形勢變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