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隨著下游面粉企業的陸續開工,小麥市場交易拉開序幕,那么我們下面將針對售糧時機及市場風險、機遇展開分析。
據卓創了解,春節后面粉企業近日逐漸開始上班,少數正常生產。龍頭企業五得利也基本恢復生產,小麥送糧車輛也略有增加,多以糧庫小麥為主,市場散糧購銷量仍不多,因部分糧點尚未開業,小麥市場流通恢復正常,基本在元宵節前后。
目前,面粉企業掛牌收購價基本延續節前水平。冀、魯、豫北地區面粉廠家主流收購價在1.24-1.26元/斤。豫南、蘇、皖地區面粉廠主流收購價在1.20-1.24元/斤。多數企業實行以質論價的模式,優質優價的特點較為明顯。
據卓創統計,目前各主產省小麥市場售糧進度在75%以上的水平,各地余糧量不大,特別是優質糧源,后期會相對緊張。不過質量一般的小麥,今年市場供應相對多于往年,部分糧商持有部分小麥庫存,待后期擇機銷售。
那么后期,卓創認為影響小麥市場走勢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消息,二是需求情況。
首先,政策方面。因目前最低收購價小麥的庫存量仍偏多,特別是年份較久的小麥,仍有1000萬噸左右,所以市場人士認為,后期年份久的國庫小麥,有調低出庫價、加快出庫量的可能,這將會影響到近年份小麥的成交量,牽制小麥成交價格。不過卓創認為,因其年份偏久,面粉企業使用量也不會太大,因此若調整2014年產的小麥,市場價格也不會有太大的波動。
其次,需求方面,上半年面粉下游需求并不太好,在2月中下旬適量補貨后,整體交易量或下降。在4月份,即新麥上市前期,下游或有少量備貨。不過近年隨著面粉企業技術的提升,新麥上市后,質量不穩定的情況有所減少,加上夏季正是需求淡季,因此下游的采購量不會太大,對市場支撐有限。
整體來說,上半年小麥市場并不太樂觀,可能有階段性的上漲,但并持續時間并不會太長。加上上半年是輪換糧集中出庫的時間段,對整個市場來說,糧源補給相對明顯,因此也會牽制小麥的走勢。卓創建議,部分持糧主體,可選擇在2月下旬或者4月初的時間段出售。綜合來看,新麥上市前,小麥的加工時間僅3個月左右,市場不會呈現供應過于緊張的局面,因此小麥后期上漲的支撐不足,將維持平穩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