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現貨方面
國內玉米市場購銷陸續恢復,新糧上市進度依然偏慢,部分區域深加工企業逐漸恢復生產,收購價格震蕩調整,但尚未產生大規模影響。北方港口受收購主體尚未收購以及船期偏少影響,價格整體穩定,局部港口到貨增加價格小幅下調。南方港口庫存升高,飼企觀望心理增強,現貨走貨不暢,貿易心態趨弱,整體行情穩中偏弱。國內玉米現貨價格基本穩定,局部小幅回落。東北產區基層供應尚未恢復,深加工企業陸續開工,部分加工企業開始補庫,陸續恢復收購,收購價格整體穩定。目前新糧出售進度同比偏慢2成左右,預計元宵節過后貿易銷售增量,節后新糧上量供應壓力會逐步釋放。華北黃淮產區節后玉米購銷活動剛重啟,隨著近期多地出現范圍較廣的降雪天氣,物流運輸受阻,基層上貨量維持低位,貿易商出貨意愿下降,本地糧暫未上量,深加工企業逐漸恢復生產,有東北糧流入補充,企業廠門到貨量逐步恢復中,價格震蕩調整。
二、期貨方面
2月14日CBOT-3月玉米合約收跌4美分,報每蒲式耳3.74-3/4美元。因跟隨大豆和小麥期貨下滑。
2月15日大連商品交易所(DCE)玉米期貨主力合約c1905開盤價1848元,收盤價1836元,跌3元,最高1849元,最低1827元,結算價1834元,成交量277436手,持倉1044478手。
三、后期關注熱點
天氣變化、采購心態、飼料廠策略、國內政策、國際國內玉米市場、產區收購情況、進口玉米到港情況、疫病流行情況、畜禽產品行情、國際運費變化、國際經濟形勢、小麥價格變化、飼料需求、天氣對玉米影響等。
四、相關新聞
1、2月14日美國農業部(USDA)公布的玉米出口銷售報告顯示:截至1月3日當周,美國2018-19年度玉米出口凈銷售459,800噸,2019-20年度出口凈銷售0噸。當周,美國2018-19年度玉米出口裝船665,000噸。
2、美國農業部全國農業統計局(NASS)根據調查結果,預計2018/19年度玉米單產為176.4蒲式耳/英畝,比11月份的預測低2.5蒲式耳。玉米產量預測數據較11月份的預測低2.059億蒲式耳,將是歷史第三高的水平。在主產區中,內布拉斯加州、伊利諾伊州、印地安納州和俄亥俄州的單產預計達到創紀錄的水平。
3、2月14日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本周發布的2月份農作物報告顯示,2018/19年度巴西玉米產量預測值上調至9160萬噸,較早先預測值高出40萬噸。其中首季玉米產量數據下調,但是二季玉米產量預測數據上調。
4、美國農業部發布的2月份全球產量報告顯示,2018/19年度羅馬尼亞玉米產量預計達到創紀錄的1400萬噸,比12月份的預測值高出50萬噸或4%,比上年增加210萬噸或18%,比五年平均水平高出31%。
五、后市分析
目前國內主產區糧農手中余糧同比偏高,在還貸壓力以及主產區降雪天氣極易引起地趴糧糧霉變作用之下,種植戶賣糧變現需求增加,節后售糧壓力較大。不過國家發布收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節后新糧供應壓力。同時市場購銷逐步增加,玉米需求增加,底部種植成本的支撐等因素均利好玉米市場。預計隨著飼料生產企業陸續復工,3月中旬前后,新一輪適度補庫將陸續展開,需求將逐步增加,預計3月份玉米價格看漲的幾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