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臨儲小麥庫存數量仍處于高位,由于庫存小麥質量難以有效滿足加工企業品質要求,加之國內小麥年度內產量大于需求量,在麥價整體處于下行趨勢的背景下,雖其周度保持高投放量,但市場成交并不樂觀。當前國內仍處于傳統節假日氛圍,麥市購銷仍未恢復。國內外小麥價差大幅縮窄,制約后期國內小麥進口力度,預計節后國家臨儲小麥“去庫存”力度將很大程度上影響麥價走勢。
臨儲量大質差制約有效供給
據統計,進入2019年以來,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1499.2072萬噸,實際成交47.2505萬噸,同比下降164.6003萬噸。截至2月上旬,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量為7271萬噸,同比下降496萬噸。從各年份庫存分布情況看,2013年產臨儲小麥剩余庫存量8萬噸,2014年產剩余983萬噸,2015年產剩余1241萬噸,2016年產剩余2447萬噸,2017年產剩余2357萬噸,2018年產剩余235萬噸。
從區域分布看,江蘇1415萬噸,同比增加47萬噸;安徽1630萬噸,同比下降97萬噸;河南3356萬噸,同比下降307萬噸;山東313萬噸,同比下降71萬噸;河北327萬噸,同比下降62萬噸;湖北230萬噸,同比下降6萬噸。國家臨儲小麥在年份和區域分布上均存在較大的不平衡性,尤其是庫存質量堪憂,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其有效供給。
內外價差縮窄進口保持低位
隨著國際麥價整體出現明顯回升,加之國內麥價重心下移,中美貿易摩擦導致進口美麥成本明顯提高,內外小麥價差同比大幅縮窄。美國農業部2月全球小麥供需報告預計,中國2018/2019年度小麥進口預估為350萬噸,上年12月預估為400萬噸。
近幾年澳大利亞東部沿海地區小麥遭受干燥天氣破壞,2018/2019年度小麥產量或降至10年來最低水平。截至2月8日,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美軟紅冬小麥5月合約期價報收于520美分/蒲式耳,較上年同期上漲51.25美分/蒲式耳,漲幅10.93%。
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國內小麥進口量為309.9萬噸,同比下降29.9%;出口量為28.6萬噸,同比增加56.4%。分國別來看,2018年國內進口澳大利亞和美國小麥數量大降,進口加拿大、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小麥數量激增。
市場需求乏力制約粉企采購
國內面粉加工業仍處于激烈競爭態勢,需求乏力制約面粉企業整體開工率,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導致面粉企業在糧源采購成本、數量及質量方面均控制較為嚴格,弱化面粉企業采購對流通市場小麥供給的擠壓力度。
節后隨著國內傳統節假日氛圍逐步消退,面粉企業將陸續開工生產,階段性采購潮將提振國內麥市購銷。由于國家臨儲小麥周度保持高投放量,加之持糧主體庫存小麥銷售積極性較高,流通市場小麥供給總量較為充裕,需求端對國內麥價的提振效應將明顯弱化。
國內主產區2019年產小麥最低收購價為2240元/噸,在國家臨儲小麥量大質差且國內食品安全要求較為嚴格的情況下,由于國內小麥供給與需求之間存在明顯不匹配,這將使得用糧主體質優小麥“采購難”與持糧主體質差小麥“銷售難”格局并存。預計后期國內麥價整體重心將呈現下移態勢,麥市貿易仍將以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底價為價格風向標,為規避市場風險,建議糧食貿易商麥市貿易以銷定購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