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屆中國燕麥蕎麥產業大會在陜西省安康市舉辦。
我國蕎麥種植面積達到1000多萬畝,產量約85萬噸,占世界蕎麥總產量的22.2%,居世界第2位;燕麥種植面積已經增加到1200多萬畝,產量81萬噸左右,占世界燕麥總產量的3.6%,居世界第8位。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雜糧產業工作委員會會長、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任長忠闡述了我國燕麥蕎麥產業的發展特點:一是對標國際前沿,引領產業發展;二是產業快速發展,品牌逐漸樹立;三是助力精準脫貧,帶動鄉村振興;四是提供技術服務,促進行業發展;五是促進國際合作,展示發展實力。
據安康市市長趙俊民介紹,安康市位于全國面積最大、最宜開發利用的天然富硒帶,是苦蕎和燕麥的重要適生區,富硒土壤生長出的苦蕎,藥食兩用價值明顯。
任長忠表示,目前,國內依然存在健康飲食需求不斷增加與藥食同源食品供給不足的矛盾;國內燕麥蕎麥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與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的問題;國內燕麥蕎麥產業關注度不斷提高與產業發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瓶頸。當前階段,我國燕麥蕎麥產業發展距離做大做強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與國外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任長忠認為,國內燕麥蕎麥產業要繼續圍繞“大、高、低”的產業化發展目標,做好協同創新、集成創新、交叉創新?!按蟆薄蟊娀瘋鹘y食品,強調燕麥蕎麥傳統食品方便化、美味化、主食化、工業化;“高”——高值化新型食品,加強燕麥蕎麥制品的營養化、精品化、高值化;“低”——三低化功能食品,開展燕麥蕎麥功能食品的專用化、特需化、功能化。任長忠還匯總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芬蘭以及我國的扶持政策,并就全球燕麥、蕎麥產量分布及我國燕麥蕎麥產業在國際市場的表現做了介紹。任長忠還闡述了我國燕麥蕎麥產業發展的七大責任,包括民族產業提升責任、國家戰略落實責任、服務社會需求責任、鄉村振興發展責任、助力精準脫貧責任、綠色農業引領責任、一帶一路拓展責任。
此外,烏蘭察布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國相做了“燕麥產業發展與扶貧開發”的專題匯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雜糧產業工作委員會副會長、國家燕麥蕎麥產業技術體系綜合試驗站站長、涼山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熊仿秋做了“發展涼山苦蕎,助力精準扶貧”的專題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