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6月5日安徽啟動托市收購之后,江蘇6月12日也在符合條件的相關地區啟動了收購預案。以往國家在部分地區啟動托市收購后,基本上已把整個小麥市場價格支撐起來,但目前這種帶動效應尚未明顯體現。
據了解,目前湖北、安徽新麥收獲已結束,河南新麥機收基本結束,山東、河北小麥收獲六至八成。隨著各地新麥上市量不斷增加,小麥市場新糧上市壓力預期開始逐步顯現,新麥仍需政策進一步加大引領力度,以活躍市場購銷。
豐收定局供應壓力偏重
據農業農村部農情調度和專家實地調查分析,今年夏糧實現恢復性增產,豐收已基本定局。從已上市的河南、安徽、江蘇、山東等地調查來看,今年新麥容重普遍在780~800g/L,部分達800g/L以上,平均比去年提升20g/L。主產區小麥以二等、一等為主,相當于比去年提高一個等級。
今年小麥在品種結構上進一步優化。預計全國優質強筋弱筋小麥面積占比33%,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其中,河南優質麥規模種植面積1200多萬畝,比上年增加360萬畝。國家糧油信息中心6月份供需報告預計,2019年全國小麥產量1.32億噸,比上年增加57萬噸。其中,冬小麥產量1.2498億噸,同比增加43萬噸。
因國內小麥市場整體供應充裕,加之新麥豐收、有效供給增加、國家小麥最低收購價和拍賣底價下調,各市場主體普遍看淡后市麥價,反映出今年夏收市場面臨的壓力較往年同期偏重。
購銷低調市場心態謹慎
隨著小麥上市量不斷增加,市場心態也不斷發生改變。由于各地小麥質量差別不大,價差縮小,加之市場透明度較高,小麥市場跨區域流通同比減少。各市場主體觀望心態較強,采購行為相對謹慎,貿易商多不看好后期麥市價格,建立新麥庫存意愿不高,基本以隨收隨銷為主。
據山東臨沂農戶反映,今年當地小麥質量較好,當前糧商地頭收購價為1.03~1.04元/斤,面粉企業收購價在1.10元/斤左右,以這樣的價格賣出心有不甘。
當前,山東聊城新產普通小麥收購價為1.08~1.15元/斤,河北邯鄲1.11~1.16元/斤,河南商丘1.10~1.13元/斤,江蘇1.05~1.12元/斤。由于安徽最低收購價小麥執行預案已實施一段時間,基層小麥收購價回升,目前淮北貿易商收購價為1.08~1.10元/斤,面粉廠收購價1.12~1.16元/斤。由于南方麥區新麥供應不斷加大,加之本地小麥陸續上市,近期華北地區制粉企業仍在壓低新麥收購價格。當前,河北石家莊普通新麥收購價1.16元/斤,河南新鄉1.14元/斤,山東菏澤1.135元/斤,較6月上旬回落0.005~0.025元/斤。
今年,主產區優質小麥收購價普遍較上年同期低40~80元/噸。當前,優質小麥收購價:山東菏澤“濟南17”為2500元/噸,濰坊2480元/噸;河北石家莊“藁優2018”為2460元/噸,衡水2440元/噸;河南新鄉“鄭麥366”為2450元/噸,鄭州2440元/噸。
飼企出現收購新麥現象
由于上年夏收期間河南、湖北、安徽等地受到降水頻繁的影響,雨后收割的小麥發芽數量較多,部分發芽率較高及毒素超標的小麥不能用于面粉加工,只能用于飼料及工業生產。有機構預計,2018/2019年度國內飼用小麥消費量為180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300萬噸,增幅為20%;小麥工業消費為1200萬噸,較上年度增加250萬噸,增幅為26.3%。
市場反映,近期華北地區部分飼料企業開始采購新小麥。山東壽光某飼料企業容重780g/L的新小麥收購價為2260元/噸,濰坊飼料企業容重750g/L以上的小麥收購價2240元/噸。當前玉米收購價在2100元/噸左右,玉米和小麥價差在140~150元/噸。由于小麥蛋白質含量較高,當玉米、小麥價差在150元/噸以內時,飼料企業愿意在配方中使用一定數量的小麥。據了解,目前山東大部分飼料企業尚未開始采購高品質小麥。
今年主產區新麥整體質量大幅提升,小麥大批量進入飼用領域的概率不高。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預計,2019/2020年度飼用小麥消費量為150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300萬噸,減幅為17%;小麥工業消費為920萬噸,較上年度減少280萬噸,減幅為23.3%。
拍賣更多體現心理影響
6月12日,國家最低收購價小麥計劃銷售298.49萬噸,實際成交1.73萬噸,不僅明顯低于上期成交的10.72萬噸,更遠遠低于銷售底價下調后第一次拍賣成交的35.11萬噸。
隨著新麥大量上市,制粉企業已將采購重心轉移到新麥上來,少量采購陳麥主要是為搭配新麥使用。由于拍賣小麥與新小麥相比,性價比不占優勢,制粉企業參拍興趣不高。
目前主產區2018年及之前年份生產的普通小麥進廠價為2340~2400元/噸,較夏收前下降60~100元/噸,當前華北地區大部分面粉企業已將小麥收購價調整至新陳同價。
市場認為,盡管新麥有一定時間的后熟期,暫時不能大批量投入加工,但制粉企業為降低生產成本,會不斷增加新麥的摻兌比例,對陳麥的需求將進一步減少,政策性小麥低成交已成常態,小麥拍賣對市場的影響將更多體現在心理層面。
市場期盼加大政策引領
據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統計,截至6月5日,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160.1萬噸,同比增加35.8萬噸。其中,江蘇收購81.5萬噸,同比增加20.1萬噸;安徽收購25.8萬噸,同比增加24.3萬噸;河南收購3.9萬噸,同比減少1.2萬噸;山東收購0.1萬噸,同比減少3.1萬噸;湖北收購29.6萬噸,同比增加3.6萬噸;河北收購0.1萬噸,同比減少3.3萬噸。
當前,新麥收購價基本徘徊于國家托市價附近,一些貿易商和糧食經紀人的收購價仍然處于較低水平。部分小麥主產區農戶希望盡快啟動收購預案,讓市場吃下“定心丸”,以此來加大政策對市場的支撐與引領力度。市場預計,后期河南、湖北及山東南部等部分地區很可能會陸續啟動托市收購預案。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主產區部分地區托市收購預案啟動范圍擴大,托市企業收購對市場的引領效應將逐步體現,其他收購主體感覺政策落定,在托市收購帶動下亦將紛紛入市收購,小麥市場購銷將不斷趨于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