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小麥市場較前幾年顯得尤為復雜,面粉企業、儲備庫一直在打壓小麥價格,致使小麥貿易商進退維谷,在小麥市場上煎熬度日。小麥貿易商們開始郁悶了,這個小麥市場怎么了,這個小麥價格到底由誰說了算?現在小編就市場上的小麥都在誰的手里,進行一下簡單的分析。
當前的小麥市場存在著這么四大主體:小麥種植戶、當地收糧點、國家儲備庫、面粉廠。
小麥種植戶是小麥的種植者,也是小麥最初的所有者。按理說,種植的小麥都歸他們所有,價格應該由他們決定,而事實并非如此。因為小麥種植戶這個主體實在太多,而且都是分散種植與銷售,自然思想都不統一。有的收了小麥無處存放,也不指望這點小麥能夠賣多少錢,也就賣給中間商販,圖個省事。也有一部分種植戶,想靠這些小麥養家糊口,想賣一個好價錢,然后找個地方存起來待價而沽。那么小麥種植戶這個主體就出現了兩種現象,一個是就地銷售,一個是待價而沽。而后邊這個主體才是真正的小麥博弈主體。
當地收糧點這個主體基本上開始收的都是就地銷售的農戶的小麥,因其追逐利益的最大化,所以給的價格相對較低。這個收購主體的成敗取決于手里擁有資金的多少。若手里資金不充裕,會為了周轉資金而銷售小麥,從而降低了博弈籌碼。所以國家對這些私營個體的貸款力度也決定了糧食的競爭及價格走向。
國家儲備庫是國有企業,對糧食市場起著調控作用。國家資金充足,拿出資金按自己的理想價格進行大量收購,在小麥供應緊缺的時候再賣出,其博弈能力也因其收購數量而定。
面粉廠是小麥的最終使用主體,前面的三大主體的小麥最終都得賣給他們。面粉廠采購小麥的價格完全由前面三大主體的競爭博弈而定。
那么最終小麥的價格由誰而定呢?小麥種植戶、收購點、面粉廠都是分散的個體,而且之間還存在著嚴重的競爭關系,他們之間很難成為一個主體,價格難以形成一個共識,也就很難控制市場價格。而只有國家儲備庫是一個整體,能夠形成統一口徑,來決定小麥市場價格。那么當然了,誰要是有能力的話,把老百姓都聯合起來,統一小麥出貨價格,小麥價格就由老百姓說了算了,可是目前這種情況還沒有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