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是主產區新小麥大量上市的時期,雖然說農民的地頭糧出售已經基本結束,國家糧食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的新麥收購進度也略快于去年同期,但在今年新小麥的產量和品質總體上好于去年,市場化收購主體的收購心態較為謹慎的情況下,自新麥大量上市以來,主產區小麥價格出現了小幅回調的現象,部分地區已經低于1.12元/斤的托市收購價格水平。
從市場購銷情況來看,安徽、江蘇兩省已經先后啟動了2019年托市收購預案,當地市場價格基本穩定,其中糧庫、大型面粉加工企業的掛牌收購價基本在1.12元/斤以上,基層的上車價在1.08-1.1元/斤左右。其他省份的小麥價格局部略有下跌,一些面粉加工企業的掛牌價近期根據上量情況和原糧庫存情況略有調整,部分企業的普麥收購價已經降至1.12元左右。
今年新麥購銷市場的特點同樣比較鮮明,一方面,今年小麥品質普遍較好,而市場價格偏低,農民對價格不認可,存在一定的不愿意出售的情況;另一方面,今年小麥托市底價和拍賣底價都下調了,下調后,國標三等小麥托市底價1.12元/斤,拍賣底價1.145元/斤,價差縮小了不少,再加上新麥質量較好使得區域間的價差也縮小了,貿易小麥的流動和收購明顯下降。
在此形勢下,預計后期隨著新麥收購的進行,市場購銷和價格對托市收購的依賴會逐漸加大,湖北、河南的大部,以及山東的西南部糧小咖認為可能也會陸續啟動托市收購。受此支撐,小麥市場價格也將逐漸回升至托市收購底價附近運行。而7月份小麥價格能不能上漲,就要看還沒托市收購預案的省份啥時候啟動托市了,另外,市場活躍的程度也和托市收購主體的收購態度有著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