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七天小長假也是餐飲消費的黃金周,你是在人山人海中排隊等美食,還是在景點或家里等待外賣小哥的“投喂”?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各大老字號餐廳及外賣平臺了解到,這個小長假,咱們吃貨不簡單!
老字號排長隊,“吃面”成新時尚
每年國慶黃金周,都有全國各地的游客來到北京,而今年的國慶70周年閱兵更是吸引更多觀眾來到首都為祖國母親慶生,“吃面”也成為新時尚。
今年國慶期間,北京市餐飲行業弘揚“國慶吃面國泰民安”新民俗,在整個國慶假日期間,包括慶豐包子鋪、全聚德、地安門馬凱餐廳、同春園等43家餐飲企業均推出特色面條產品及優惠活動。新京報記者從華天集團了解到,在新民俗的影響下,各店的面類菜品受熱捧。國慶期間,各店共賣出面類菜品超過8萬份,其中,炸醬面、牛肉面、冷面銷售均超過1萬份,而作為北京特色,炸醬面顯得更受歡迎,共銷售三萬多碗。
此外,華天集團還推出了“贈長壽面”活動。據其相關負責人介紹,華天旗下各店國慶期間推出了與祖國同歲、名字帶“國慶”即可免費享用老字號特色長壽面一份的活動,整個國慶小長假期間,共送出長壽面超過200碗。同和居月壇店服務總監郭素紅說:“我們每天都要送出去二三十份,同時也能賣出去十幾盆”。
除崇尚新民俗“吃面”之外,國慶假期期間,旅游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餐飲的消費熱潮,尤其是景點附近的餐飲門店。據了解,慶豐包子鋪西單店、香妃烤雞新奧店、護國寺小吃新奧店、華天延吉餐廳新奧店等多家餐廳就餐人數明顯增多,銷售同比增長均超過20%;而惠豐餃子樓、惠豐門丁肉餅等銷量同比增長也超10%;地安門馬凱餐廳,同和居月壇、日壇、什剎海三個門店每天的翻臺均超過5次。
游客更愛“特色菜”,秋天就要吃點肉
對于廣大熱愛美食的游客而言,旅游就是從自己所在的城市換到另一個城市“逛吃逛吃”,老字號、必吃榜、特色菜、鎮店名菜等自然是不能錯過。當然,氣溫下降也讓消費者更愿意“吃點肉”、“吃點熱乎的”。
據聚德華天方面介紹,其旗下的峨嵋酒家、烤肉宛、烤肉季、曲園酒樓、又一順等老字號名店排隊等座的顧客每天都超過100號;砂鍋居、老西安飯莊一樓的散座一個飯口就得翻上三堂座;而像曲園酒樓、砂鍋居、大地西餐廳、玉華臺、望德樓等老字號銷售比平時翻了一番,烤肉季、峨嵋酒家等老字號就餐高峰時段的銷售幾乎是平時的3倍。以烤肉宛、烤肉季的烤肉為例,單日銷售高峰均超過1600份;而老西安飯莊的牛、羊肉泡饃單日銷售連續突破1000碗;砂鍋居的砂鍋菜一天則能賣出800多份。
華天集團旗下的老字號也拿出了看家本事,鎮店名菜再次躍居銷售榜首。其中,地安門馬凱餐廳的東安子雞、酸辣肚尖,同和居的蔥燒海參、糟熘三白、三不粘,同春園的松鼠鱖魚、響油鱔糊等依然是點擊率最高的菜品。此外,由于國慶緊鄰重陽節,適合老人吃的鮑汁蘿卜煲、發糕等銷量也不錯。
外賣成美食打卡新方式,有人熱衷“吃草”
據文化和旅游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國慶假期僅前四日就有共5.42億人次出游,國內旅游收入4526.3億元,旅游消費再創歷史新高。與以往不同的是,除打卡拍照之外,點外賣已經成為“逛吃團”們的旅游打卡新方式。正所謂,“你曾跨越山河大海,也穿越人山人海,但選擇在旅游景點叫外賣”,有人笑稱,不管是宅在家還是出游,外賣小哥才是饑腸轆轆時的“救命恩人”。
美團發布的《十一外賣消費大數據》顯示,2019年國慶期間,全國外賣訂單同比增長43%,其中旅行外賣訂單同比增長47%。就城市而言,深圳外賣訂單量位列第一,北京位列第二,廣州、上海、成都緊隨其后。餓了么數據則顯示,國慶前三天,全國重點城市中,蘭州、南昌、成都、貴陽、青島的酒店外賣訂單同比增速居全國前五,其中蘭州的酒店外賣訂單同比增長高達86.7%。
特色美食也是游客的外賣首選。美團數據顯示,腸粉、麻辣抄手、生煎、熱干面、鴨血粉絲湯等代表地方特色的小吃是用戶在旅游景點下單最多的菜品;而在餓了么平臺上,上海的生煎、武漢的熱干面、西安的肉夾饃外賣銷量在頭3天最高,僅國慶前三天,就有超過11萬人次下單上海生煎。
以北京為例,華天集團方面介紹說,不少門店的外賣銷售額攀升,護國寺小吃廣外店、慶豐包子鋪白塔寺店、月壇店、鼓樓店和華天二友居南草廠店等的外賣銷售同比增長均超50%;其中,護國寺小吃廣外店、慶豐包子鋪月壇店外賣銷售同比增長分別為94%及83%,再創新高。
而為了避免“每逢佳節胖三斤”的尷尬,越來越多人假期也不忘堅持“吃草”,輕食訂單同比增長128.8%,其中成都、大連、濟南、沈陽的輕食訂單漲幅超過200%?!懊糠昙压澟秩铩辈辉偈枪澣盏某B,這屆用戶誓要將健康飲食進行到底。
與此同時,如今消費者在下單時,更青睞連鎖化的餐飲品牌。美團外賣大數據顯示,假期期間,連鎖餐飲品牌的訂單漲幅超過20%。消費者已經不滿足于普通的快餐、簡餐,對外賣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大董、京味齋、大鴨梨、西貝等為代表的品質商家,成為消費者的新寵。而來自深圳的一位用戶成為假期點外賣的“王者”,美團外賣數據顯示,這位用戶通過美團購買了粵菜以及小龍蝦,總金額高達17309元。僅購買小龍蝦這一項,這位用戶就花費了17207元。
“萬物皆外賣”,7.5萬單訂單送到交警大隊
除了吃飯,從礦泉水、啤酒到感冒靈、水果、充電寶,越來越多的用戶通過外賣“買一切”。美團閃購的數據顯示,假期期間,美團閃購訂單同比增長了60%。增幅最快的品類是藥品,同比漲幅達到249%;此外生鮮品類也有大幅增長,同比漲幅為135%。其中,農夫山泉飲用水、百威啤酒、999感冒靈、可口可樂和琯溪紅柚成為小長假期間的TOP5商品。
當然,在“吃”上講究的用戶,“喝”自然也不能馬虎。美團閃購大數據顯示,國慶假期期間,交易金額最大的一筆訂單來自天津薊縣的用戶。這位用戶通過美團閃購,買了4瓶飛天茅臺,總計10802元;上海寶山區一名用戶,國慶花費6184元,下單購買了4瓶白酒,4瓶進口紅酒,成為上海最貴的一單國慶外賣訂單。不得不說,這屆用戶真的很“壕”,從吃到喝全面消費升級。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上萬份外賣訂單備注“為祖國慶生”。餓了么數據顯示,國慶前三天,全國一共有1.1萬單訂單備注了“國慶快樂”。同時,還有很多“最可愛的人”在為大家執勤服務,餓了么數據顯示,10月1日-10月3日,共有7.5萬單送到了交通(交警)大隊,近1萬單送到了環衛站點。有趣的是,還有很多勤奮的小伙伴,國慶也在努力學習,國慶前三天,全國共有6萬單餓了么訂單送到了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