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10月9日消息顯示,繼9月份完成前四批中央豬肉儲備投放后,國家將于近日投放今年第五批中央豬肉儲備。此舉作為應對近期持續高位運行的生豬價格堪稱“及時雨”。
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的相關專家和業內人士認為,為穩定市場預期,維護豬肉市場平穩運行,政府近期密集投放中央豬肉儲備的舉措,有助于更好發揮政府調節作用,更進一步表明了當前政策手段積極作為穩定物價合理平穩運行的迫切性。
投放中央儲備肉穩物價效果初顯
“儲備普通白豬肉的價格才每斤11.99元,這比動輒每斤18元、19元,甚至20多元的豬肉價格著實低了不少?!?0月10日一大早,北京市民王女士在位于朝陽路某供應儲備豬肉的超市購物后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最近豬肉價格漲得厲害,多虧了政府儲備肉,你看看排隊的,少說也有30多人,到時候,邊上價格高的肉沒人買不也得降價嗎?”
王女士的話透露出一位普通消費者對市場經濟學原理的樸素理解。為應對行業內普遍談及的“價高傷民、價賤傷農”的所謂“豬周期”,政府和市場“兩只手”正在積極作為。
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經理劉通告訴本報記者,一直以來,養殖場的能繁母豬、新生仔豬、育肥豬存欄量等對豬肉價格波動極為敏感,如果說毛豬生產一直靠市場“看不見的手”在調節,那么針對此輪豬肉價格波動,政府“看得見的手”正積極參與調節。
顯然,竭盡所能弱化“豬周期”波動的負面影響是當務之急?!皟芍皇挚偙纫恢皇忠??!眲⑼ㄕJ為,此舉就是為了“削峰填谷”,防止豬肉價格出現大起大落,這是對養殖業健康、穩定、均衡發展的有力保障。
據國家發改委統計,9月份國家和各地合計投放豬肉儲備20萬噸左右,單月投放數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第一批中央豬肉儲備于9月8日完成投放,第二批已于9月18日投放,第三批于9月22日當周完成投放,第四批于9月30日完成投放。從投放價格看,國家和各地豬肉儲備投放價格均低于市場價。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本報記者表示,20萬噸政府儲備豬肉的投放保障了生豬市場供應和價格平穩,豬肉價格漲幅明顯低于今年春夏季的第一波漲幅。
從今年3月份開始,豬肉價格出現波動,4月份上漲趨勢明顯,進入7月份以來,豬肉價格更是大幅上漲。數據顯示,7月份第一周豬肉批發價每公斤28.29元,連續4周上漲,環比上漲17.5%,累計上漲34.1%。
“從目前判斷,未來豬肉價格將不具備大幅上漲的條件和基礎?!睖乇蛘J為,中央豬肉儲備的投放加大了穩價保供力度,很好地消化了受前期去產能化導致供給偏緊的影響,加上節日等因素助推,豬肉價格重回強勢上漲區間。
雙因素推動9月CPI同比增速或上升
盡管價格漲幅低于春夏季的豬肉價格波動,但在影響最新的8月份CPI數據波動商品構成中,豬肉價格仍舊居首。數據顯示,2022年8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2.5%。其中,8月份,食品煙酒類價格同比上漲4.5%,影響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約1.24個百分點。食品中,畜肉類價格上漲10.1%,影響CPI上漲約0.32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上漲22.4%,影響CPI上漲約0.30個百分點。
而不同于8月份豬肉價格的“一枝獨秀”,9月份受中秋、國慶節等節日因素影響,物價壓力不容小覷。
在溫彬看來,受儲備肉投放維持豬肉價格穩定的影響,從整體看,預計9月份食品價格環比將溫和上漲。但由于豬肉價格的強勢略高于季節性漲幅,溫彬預計,節日漲價因素與豬肉價格的雙因素將推升9月CPI環比上漲0.5%,同比增速將升至3%左右。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汪浩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即便是CPI升至3%也并未脫離一般認為的“低于3%的CPI溫和區間”。他認為,現階段,穩定物價水平與穩增長和保就業之間關系緊密,維持溫和通脹水平更有助于一系列宏觀決策的有效落地,對促進有效投資發揮穩增長、促就業的作用至關重要。
“畢竟,維持溫和的物價水平的穩定為繼續實施貫徹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有利,客觀上也讓通過穩投資實現穩增長擁有更大可為空間?!蓖艉普f。
但必須重視的是,市場普遍對9月份CPI升至3%上下的預期,客觀上也顯示了市場對“物價水平破溫和區間上限”的擔憂。畢竟,3%的CPI漲幅正是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的既定目標。
汪浩認為,考慮到四季度同樣將受節假日等因素影響,以及依然復雜的國際形勢加劇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穩定物價不容松懈,“須綜合施策,確保工業、農業生產形勢,保障主要工業品和農產品供給,為全年穩定物價筑牢基礎?!彼麖娬{。